安全前哨站 | 果藏拉隧道:海拔每升1米 安全系数×10

导读

由星空平台手机版赞助塞尔塔承建的西藏自治区S303线康玉至多吉岔口段建设工程SG-2标段(简称:康多2标),是川藏铁路(西藏段)配套公路工程。项目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康玉乡,平均海拔4500米。

为穿越果藏拉山而建设的果藏拉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,全长4812米,属于典型的高海拔、严寒地区长隧道施工。3月4日至6日,星空平台手机版赞助塞尔塔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、安全总监侯云率督导组深入项目一线,开展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专项督导,为高原施工再上一道“安全锁”。

侯云(右二)在海拔4300米的果藏拉隧道施工现场督导检查。

督导赋能

安全体系再升级

在专项安全督导中

督导组通过“现场诊疗+清单督办”模式

系统检查了隧道施工质量管控

安全生产规范工程进度管理

及环水保措施落实情况

针对督查发现的隐患

项目团队同步启动整改机制

并要求严格执行隧道施工“十八字”方针

落实双控预防机制

建立暴雪冰冻天气分级响应机制

实行“燃油材料双周储备制”

推行藏汉双语安全交底模式

确保岗前培训覆盖率和

考核通过率“双100%”达标

果藏拉隧道施工现场

高海拔隧道施工

难在哪里

作为全线海拔最高

气候最恶劣的控制性工程

项目团队面临三大核心挑战

果藏拉隧道进口

极短施工窗口期

年均有效施工期

不足6个月

极端低温 暴雪频发

积雪导致材料运输通道中断

康多2标项目部驻地

► 生命禁区作业

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60%

-30℃极寒与缺氧叠加

人员体力流失速度更快

► 设备效能折损

高原环境下

机械设备启动困难

动力输出下降

故障率增大

设备维保难度大

专属定制安全体系

筑牢生命防线

在雪域高原之下

星空平台手机版赞助塞尔塔建设者

以“海拔每升1米

安全加码10分”的信念

书写着高原基建的安全范本

面对严峻考验

项目团队以“三全防护”安全体系

全员覆盖全流程管控全要素保障为核心

将安全基因注入新“铁军”精神

蜿蜒崎岖的运输道路

► 生命保障:高原特护方案

氧能补给系统:项目部在应急物资库储备了氧气瓶,并在工区设置了专门的吸氧室,确保员工身体健康。

项目配备的制氧设备

极寒应对矩阵:为作业人员分发冬季保暖工装,在天气良好下,不定期的购买储备食物及生活物品;提供24小时热餐供应;在生活区进行集中供热,有效降低违规用火用电带来的安全风险。

动态风险管控:项目部严格做好新进场工人岗前培训、体检、风险告知等工作,对工人身体情况、安全意识等进行综合评估,确定可以胜任岗位要求后才能进场工作。

医疗团队对项目部人员进行身体检查

► 施工安全:质量安全兼顾

强化质量管控:项目部在拌合站修建大型加热蓄水池,保障混凝土的供应质量,确保工程质量安全。

畅通的隧洞内安全通道

隧道安全隐患排查

强化安全培训:加强工人管理和安全培训交底,每天开展班前教育,通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、高海拔地区作业风险点、应急自救措施等,不断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,保障生产安全。

安全技术交底

强化安全保障:加强施工便道除雪除冰工作,采用碎石进行铺垫,保障道路安全畅通,确保材料、设备供应。

施工道路安全畅通

通过系统性安全措施

项目实现“零高原病死亡

零安全事故”双目标

隧道月掘进速度突破140米

70年前

老一辈公路人用铁镐凿通川藏线

70年后

年轻一辈公路人

用安全信念开凿“新天路”

        Baidu
        map